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2-28 10:52:36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预设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读写锄禾辛苦等词。会用辛苦写句子。

2、 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 会背诵、默写课文。

4、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能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教学难点:餐的字形,日当午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字底,理解锄禾辛苦日当午等词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图,了解图意的能力;图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

3、 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课件点击,出现一幅中午炎热的情景,特写一个火辣辣的太阳。)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画着这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课件点击,出现小朋友中午吃饭、午睡及农民锄禾的画面。)进行对比。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锄禾》。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什么是金字旁?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2、 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背诵已不是难点,重点放在对古诗的理解上)

(1)看看图,读读诗,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自由练习指名说并评议同桌说四人小组讨论

(2)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板书: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 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

☆ 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碗中的饭)(全、都)

3、 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诵,比赛谁读得有感情。提出疑义。

5、齐背古诗。

6、学习生字:

盘:认识皿字底。

餐:(字形分析是重点)上下结构,上半要书空记形。

皆:口诀上比下白皆都是。

辛:立+十=辛,立下一横要长一些。

7、 固生字、生词,卡片抽读。

8、练习。

(1) 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个并组词。

(2) 抄写句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农民在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农民脸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滴在泥土里。

(3)抄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农民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2、 进一步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说说古诗的意思。

3、 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扩词:

锄锄头锄草锄禾

餐早餐午餐晚餐

辛辛苦辛劳辛勤

(3)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给禾苗锄草松土。( )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

(4)默写古诗比赛: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一句,比谁写得又对又好。

2、 进一步理解诗意。

(1)教师描述情景,学生说诗句。

(2)教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3)四人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 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辨析:

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 ( )

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 ( )

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 )

D、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 )

4、 巩固练习

(1)用辛苦造句。

(2)默写《锄禾》。

(3)比一比,组词。

锄( ) 滴( ) 粒( ) 盘( )

助( ) 摘( ) 位( ) 盆( )

(4)把古诗《锄禾》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拎、桶”2个字。

2、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人物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呀?

你们可真能干!那你还记得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你们的确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妈妈夸奖儿子的故事。请看老师板书(23、三个儿子)齐读。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你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讨论讨论: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学生自学课文,识字。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看他们字音是否准确。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大屏幕逐个出示生字)

既、嗓、拎、桶、晃、甸、(指名读、组词,相机正音)

生字宝宝们重新排队了,你还认识吗?(指名读)

4、写字:

(1)观察“拎、桶”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呀?

(2)提醒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课文,一 ……此处隐藏10747个字……才有可能感悟像《钓鱼的启示》这类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2、优选组合浅教的教学方法:

⑴ 降低起点层层突破:(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⑵ 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教学中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文本特点。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四是移情体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⑶ 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外问题解决。

如,《钓鱼的启示》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

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问题之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工业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工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工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要尊重从事工业劳动的人们,爱护工业设施,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

[智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行为。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行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由原来的农业社会转变成了工业社会,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新授:

1、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工业产品?

学生们自由发言(电灯,帽子冰箱空调)

2、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分类

教室里--电扇、日光灯、课桌、凳子、门窗、班训、垃圾桶等

学习用具--书包、课本、本子、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个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袜、红领巾等

家里用品--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沙发、电脑、餐桌、炊具、餐具等。

3、教师导言: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东西都属于工业产品,那你对"工业"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工业;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工厂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4、教师:我们对工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家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下分类

(面包-食品业 衣柜——加工业 服装——服装业 冰箱——家电业)

生自由发言:电扇微波炉——家电业 床椅子——加工业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家庭中处处都有工业产品,工业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三)、和我们紧密相连的工业产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制造一个工业产品需要多少行业的人付出劳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最爱吃的冰激凌是怎样生产的。

1、议一议:冰激凌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当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时,你知道有哪些行业的人付出了劳动?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一个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对于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东西我们是不可以浪费的。

(四)、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另一种工业食品,说一说这种食品的生产过程。

(五)、穿衣与工业:

教师围绕服装的历史与发展、衣料的成分与生产过程、服装的生产过程等内容组织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吃饭与工业: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各种食品需要什么原料?

2、讨论:食品与工业的关系。

(七)、住房与工业:

师:也许同学们会问,住房与工业有许多的关系吗?其实住房所用的各种建筑材料,都是工业产品。你能举例说明吗?

(八)、出行与工业:

1、师:现代化的交通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2、试想,假如没有工业,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3、观察我们学校的各种设施,与工业有关系吗?

4、电力工业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什么?

5、停电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6、电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对待这些电力设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九)、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工业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工业和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联系再一起了。每一个工业产品是由无数行业的人们共同制造完成的。我们应该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

教后反思:

通过了解、观察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之中,我们的生活与工业有着很多的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业,工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了解一些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感受社会协作的必要性,并从体验中体会到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