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
2.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
3.结合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边出示口算卡片边发口令:“火车向前开,向右拐……”,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10的组成。
3.看图列算式。
出示:
学生先叙述图意,然后再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1.自学10的加减法。
结合刚才的练习,同学们能够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那么你能不能用学具摆出10的组成情况,然后根据你所摆的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呢?下面就根据书上第56页例题的提示,请你先用圆片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交流自学结果.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摆、怎样说、怎样写的?
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汇报,老师板书。
3.总结算法.
刚才的这几组题如果没有图,怎样想得数呢?(根据数的组成算加法,根据数的分解算减法.)还可以怎样算?(用数数的方法算.想加法算减法……)
4.计算
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知识扩展。
10的加减法,除这些算式以外,你还知道哪些?
对于说出上述算式的同学要加以表扬。
三、巩固提高。
1.凑十练习。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和老师的数字凑成十。
2.集体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10的加减法),学生抢答。
3.小组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每组一套加减法题目(7~10的加减法),一个做一道,进行接力口算,最后集体订正,评选出优胜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用以前学习的方法自学了,通过讨论、交流掌握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这说明同学们很会学习,很爱动脑筋,你还想说点什么吗?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2教学内容: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重点难点:
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3【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学习并运用10以内加法的运算。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1.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
幼:加号。
师:3+4=?
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此处隐藏2914个字……在请接球。请5、6个小朋友。
二、捉鱼。
1、捉鱼讲解:
真不错!那现在我们可以准备捉鱼了,但是这个池塘里不仅仅只有鱼,还有一只饿急了的鳄鱼,我们小朋友去捉鱼时,要小心些。看见鳄鱼来了,就要马上跳到得数是10的一块大石头上。那样就可以避开鳄鱼了。若是得数不是10或者没跳到石头上,那样你就会成为鳄鱼的早餐了。每人一次捉一条鱼。记住了吗?
2、分三批进行捉鱼。
第一次:总结被捉的:逃到其他地方的。
第二次:鼓励被捉的,总结经验。
第三次:表扬成功的孩子。
三、卖鱼。
1、捉到鱼的孩子根据鱼的颜色分批坐。
2、讲解鱼身上的数字的意义。
3、买鱼的规则:一次购买两条鱼,一条红一条蓝,合起是10元的。
四、延伸活动:
将鱼与钱投到区角,让孩子在日后的活动中进行继续操作。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9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问到:"小朋友,我问你,10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法教案10设计背景
已经学了10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情意目标: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 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 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 9+1=10
2+8=10 8+2=10 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