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1我一直认为,老师和妈妈一样,对孩子的爱是最纯粹的。没有哪个老师不想将自己的学生教好。不同的只是真正的妈妈孩子很少,而老师的学生很多很多。很多优秀的老师自己孩子成绩甚至不如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因为他们将更多的爱给了学生,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照顾。
我一直觉得,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妈妈。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亲切的,神圣的。几乎每天都有孩子会在我耳边说悄悄话,非常信任的告诉我他们家里发生的秘密。有时候无意间摸摸孩子的头,他甚至会高兴一整天。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决定了孩子未来。我们幼儿园老师也是孩子正规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也必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尹建莉老师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教育女儿的理念和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一、让孩子静静的承受痛苦。
让孩子在打针是不哭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就像让刚刚上小班的孩子不哭一样。在预防接种时,全班的孩子哭声雷动,几乎没有办法制止他们哭泣。怎样让他们不哭?我们常常采用物质刺激法,发糖果,买玩具。也用了恐吓强迫法。但很少能够奏效。因为对孩子来说,打针的痛苦对未谙世事的他们来说是巨大的,很少有东西能够减轻这种痛楚。 尹建莉老师是这样做的:先将打针的原因告诉孩子,然后将打针的疼痛正确的告诉孩子,最后进行正面的鼓励。一岁八个月的孩子居然忍受了打针的痛苦,镇静的完成了整个过程。 教育无小事。从打针这件事上,尹老师发现了教育的契机,进而找到培养孩子忍耐痛苦的方法。孩子越小的经历,对其成人后的影响越大。让他们从小获取承受痛苦的经验,也会为他们将来直面痛苦增加勇气。
痛苦永远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将在人的一生中不断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有时候,皮肉之苦甚至是最简单的。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进步的。因此,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教给孩子承受痛苦的方法,这无疑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我们平时,当孩子不小心跌倒而伤心大哭时,我们一定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劝慰。孩子碰上一点小小的痛苦时,我们老师和家长都会心痛不已,那么,他们的将来面临真正的痛苦时会怎样呢?
二、让孩子获取学习的魔杖
有一根魔杖,被它点过之后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会获得神奇的能力。这根魔杖就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四个同班同学,在小学五年级时相差无几,不同的是两个阅读能力强,其余两个从不阅读课外书。几年后,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重点中学游刃有余,其余两个虽然参加了很多辅导班,却在普通学校学习吃力。
我们一直从小就给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要求他们必须考100分,必须遵守纪律,参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其实,我们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大量的练习。殊不知,这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要给他们的学习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课外阅读。
就幼儿生而言,智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也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正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大好时机。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精心实施各项阅读活动,给孩子学习能力一根神奇的魔杖。
三、让学生学会善良和豁达。
善良和豁达是永远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远存在的,幼儿亦是如此。当孩子不小心磕碰儿哇哇大哭是,当孩子因为一点小事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怎样在这种冲突面前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尹建莉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正视对方的痛苦并同情对方。她在孩子与小板凳相撞时,教育孩子同情小板凳,给小板凳揉痛。她告诉孩子:小板凳更弱小,更需要同情。善良是天生的,但往往在平时生活中因为冲突处理不善而渐渐泯灭,内心渐渐就会被自私和冷酷取而代之。 做个好人,这应该是家长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之一。人只有和他人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他人应该是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但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教育孩子不吃亏,与人冲突时决不让步。所以,在幼儿发生很多的矛盾中,家长的不正确教导往往是发生冲突的根源。有时候,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但在孩子矛盾处理中我们是主角。这个时候,用给小板凳揉痛的方式处理会潜移默化的将善良的种子播种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四、将孩子当成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天真纯洁,不谙世事。属于他们的世界,应该是快乐,自由,因为他们正处在个性发展的最好时光。然而,我们大人把更多的期许,把更多的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们,甚至把我们未完成的理想,都变成他们奋斗的目标。给孩子太多压力,一定会压垮他们稚嫩的翅膀,并给他们的心灵投下阴影。
(一)我们要容许孩子生活上犯的小错误。
孩子在生活中,会犯很多的小错误。这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有关,也可能是天性使然。有时候,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就会遗忘掉另一件事情。许多大科学家都爱犯小错误。比如弗洛伊德就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然而,我们往往对孩子的错误缺乏理解,常常责备他们。或者走另一个极端,什么事情都提醒他们,帮他们做好。无法让孩子自由走路,那么他们永远也难以自立。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2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生活即教育”。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为此,我们抓住各种生活机会,大胆尝试,充分教育幼儿,鼓励幼儿。
案例一:
点心前孩子们在厕所内洗手,不一会传来了哭声,寻声一看只见乐乐摔在地上,正在哭泣。原来昊昊洗手推了她,只听昊昊理直气壮地说:“我应该排在前面,我个子高。”王月马上反对说:“不对,洗手时应该大家一起洗。”我就问:“那我们应该怎么洗手呢?”班级中一下子又开始炸开了锅,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阮依阳说:“一组一组去洗。”而乐乐不愿意了,说:“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去洗手的办法。”“我们要相互谦让着洗手,等其他小朋友洗好再去洗。”这时我一边洗手一边哼着儿歌“你不推,我不挤,一个挨着一个,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们听了非常的新奇,一下子乱哄哄的教室内安静了。
案例二:
之后在一次角色游戏中,几个小女孩正在排队打电话,可 ……此处隐藏2876个字……八戒。当时我还用手做了一个猪八戒的鼻子给她看,把她和旁边的同学逗得哈哈哈大笑。上周思宇感冒请了一天半的假,妈妈把她送来幼儿园时,她就躺在妈妈的怀里,舍不得妈妈走。我把她抱过来以后,安慰她,可是她还是哭。我突然想到上次拉勾勾的事,我说:"我们上次拉了勾勾的哟,你答应我了不哭,妈妈放学就来接你了,再哭的话就要变成猪八戒哟,看,猪八戒就是这个样子的,好看吗?"看到我的.动作以后她立马就不哭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书去了。适应是小班幼儿入园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我想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爱心,当然针对不同的孩子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8大一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我正带领小朋友一齐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潜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晨间活动在进行户外游戏时,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这时,我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大哭,原先是A把B给撞倒了。A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要离开。看到这一情景,我明白A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他认为自己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没关系了。所以,就应引导他用行动来道歉。于是我赶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将B小朋友轻轻扶起,一边哄着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呀?”B说:“疼。”“A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疼吗?”我故意奇怪地问。“疼。”B不解地答道。听了B的话,我问A:“你摔过跤吗?”他点点头。“你摔跤时有什么感觉?”A低头说:“疼。”“那你疼时期望别人怎样样呢?”我又问。“揉揉。”他想了想,小声说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给B揉一揉,还把她身上拍打干净,嘴里还说着“真对不起,还疼不疼?我给你吹吹。”他这样一来还真见效。刚才哭得很厉害的B,竟然不哭了,嘴里还说着:“没关系,我不疼了。”看见A认真地在做这件事,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看,光说声对不起,B还在哭,说明她还疼、还委屈呢。你帮她拍拍土,揉一揉,这样关心她,她的疼痛就减轻了。她也很快地原谅你了。所以,以后不留意碰了小朋友除了说对不起,还能够帮他减轻伤痛。这样,小朋友就会原谅你的。”他点点头。
看着他俩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偶发的不愉快的事情时,光教育孩子说“对不起”是不够的,还就应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移情教育,让他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同伴造成的影响,使他们能够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达歉意。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9今天活动结束时,像往常一样,我请孩子们按组排队去喝水。咦,今天孩子们喝水怎么这么安静?看着孩子们这么有秩序,我感到很奇怪,便在一旁静静地观察。我突然意识到,今天忘了开录音机。平时,我总习惯于在喝水环节打开录音机,给孩子们听音乐或者听故事,目的是抓紧一切时间、抓住一切机会让幼儿汲取知识、享受音乐,避免隐性时间的浪费。可惜,幼儿好像总不领情,只顾着和同伴说话、吵闹,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录音机里正在播放什么,枉费教师的一片“好心”。
而今。我无意中没有播放录音机,孩子们倒是出奇地安静和遵守秩序,这让我联想到了“空白艺术”。孩子们刚结束一个紧凑的集体教育活动,马上又听故事、听诗歌、听音乐,这样的刺激可能太密集。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空间,难免会感到疲劳和厌倦,呈现出浮躁的状态。
我的“无意行为”让我对如何让幼儿科学、有效地接受信息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我想今天的事件会对我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启发,注意给幼儿留些空间和时间上的“空白”,让他们有机会静下心来想些或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10这天中午吃饭时我发现博文的桌子下边有水,就问:“博文你的桌子下边怎样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没有说话,我又说:“是不是汤洒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过去看到博文的裤子也湿了,急忙说:“不要紧,此刻你先吃饭,等吃完了饭老师帮你收拾。”博文很高兴的坐下继续吃饭。
午睡的时候我去给博文换裤子,摸到里面的秋裤也湿了,我明白博文不是洒汤了,而是尿裤子了,我又重复的问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还是汤洒了。看到博文那认真的样貌,我说:“唉,博文你能够小声的在我耳边说实话。”博文很高兴趴在我耳边说:“老师我尿裤子了。”我也凑在他的耳边说:“不要紧,以后记住有尿去厕所。”博文点点头。这时别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说:“老师你们说什么”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是不是博文。”博文看着我点了点头。
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明白尿裤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裤子也怕别人明白。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构成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们不注意教育方式,经常使孩子出丑,将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作用,这样做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11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孩子和家长的智慧,充实孩子的游戏活动,给孩子创造玩的空间,让孩子在玩中学会交往、在玩中学会合作、在玩中体验生活、在玩中获得快乐,让孩子拥有一个色彩缤纷的童年。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建构内容,运用平铺、延长、接插、垒高、对称、围合、盖顶、穿插等方法,发挥出了较高的构建水平,这一游戏促进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搜集和制作,同时发动家长参与其中,为孩子准备和更新了很多民间游戏。如适合小班的《老狼老狼几点啦》、《熊和木头人》、《三只老鼠一只猫》等,适合中班的《炒黄豆》、《网小鱼》、《卷白菜》等,适合大班的《爆米花》、《占四角》、《贴树皮》等。这些游戏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提高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灵活躲闪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文档为doc格式